当前位置:主页>高手秘笈>

我的股市人生和投资理念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17 点击次数:


在写下这点东西之前,首先我需要的是感谢您们的信任与支持,这也是我写下这段文字的重要原因,此外我还想借此增强您们对我作为投资执行人的了解,因为我总觉得,人们总是倾向于回避那些他们不了解的东西,而愿意接受那些他们了解的或自以为了解的东西。因此被人所了解除了自我宣传的作用外,还是让投资人感到踏实的较好办法。在下文中我力争能结合我的个人投资经历,能够较系统的阐述我认为重要的投资理念。
  
  一、投资经历和投资理念的形成
  1、第一桶金
  追根溯源,任何一个好的投资理念或差的投资理念的形成都和投资者本人的第一次交易行为密不可分。一个消息派的投资者总是倾向打探更多的消息,非凡是在第一次这样做产生了盈利之后,而后市场总会找到机会惩罚他,但更为糟糕的是,这个投资者下一步的行为,却不是检讨自己的投资理念,而几乎总是倾向于寻找“更可靠”的消息来源,直到他认输投降。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95-96年的投资者中曾有人一直持有股票,垃圾股也能从10元涨到100元,当然在每次创下新高之后不免自得的故意找人咨询,到底卖不卖得哟,理论上他的资产有可能已经从5万变成50万元或更多了。熊市开始后,跌到40万元的时候他不会卖,因为他相信还会有涨回来的那一天,几番挣扎后,最终有些股票价格跌至了0.3元,垃圾股真正名副其实了,我最近花了220元钱就买了800股数码科技(当然不仅仅是因为它便宜,便宜永远不能成为买股票的理由),而三年前同样数量的股份在股票市场上以20万元交易。但是遭受了如此巨大损失的投资者,基本上仍在重复着以前的交易行为,只不过在其大量持有股票的时候变得不再向以前那样自信满满而已,多少增加了些担心和焦虑,其实骨子里面的投资理念并没有真正改变,因此注定也不会有太好的投资结果。
  相对而言我是比较幸运的,92年重庆首发股票认购的时候,我已经有1200元存款了(对于90年工作,月总收入107.5元,还要上交30元生活费的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当然假如不是那两年侥幸失恋的话,肯定不会有所积攒),但是其中1000元已购入西南药业转债了,因此实际可运作的资金为240元,当时看好股票的人也很多,不过就算是表示对股票看好的人当中,绝大部分人也只是人云亦云而已,因此,大部分人不敢把所有存款全部变成股票,其中做得最成功也可能是把全部存款变成股票而已,而我最大的不同是我认为,既然股票肯定要涨,那股票认购权利由于占用的资金少,其涨幅必然大大高于股票,因此应该把全部的钱变成股票认购证(这就是独立思考的价值),由于当时不规范的市场波动性较大,我也做得比较顺利,在股票认购证到期时,我已经有了1.98万股股票了(其中9600元是借的父母的钱)。原始股上市后,我顺利的掘到了第一桶金20万元,那年我快满22岁了。
  但是我仍是错过了大胜的机会,在发行认购证期间,父亲正巧在南京出差,因此无法利用父亲的关系。但我知道家里有3万元存款,而且存单就锁在大衣柜抽屉里,当时我第一时间冲回家,企图撬开衣柜取出存单上的那3万元钱,不幸的是外婆及时的拼死阻止了我,对于她来说,除非是火灾、地震,否则任何理由都不成立。股票认购证当天就发行结束了,晚上回家后,外婆还得到了全家的表扬,而我则被认定是不可理喻的。
  但是现在想起来,还是自己的行为不够果断,假如真的坚信这3万元能变成100万甚至是300万的话,我的行为会不会更果断,办法会不会更有效。
  这就引入了我深信的一条投资理念,“投资不在乎是你对或错,要害在于你对的程度”。
  这句话很好理解,你判定再正确,假如只建了2000元的仓位,赚了10倍也不过2万元利润,当然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但是假如你投入的是20万或200万的话,前者可以让你过更好的生活,而后者可以让你终生不再为钱工作。
  但是很多的人只是在赌博,对于他们来说投资几乎是一场等同于赌博的游戏,看,我赚了这么多的钱。于是投入下一场赌博,直到输得精光。
  借此引入相对应的另一条投资理念,绝对不要因为股价便宜或股价正在上涨的理由买入股票,因为那样只是在赌博,用巴菲特的话来说,股价从短期看是一个投票计,从长期看是一个称重计。
  总结我最初的成功(假如勉强算得上成功的话)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之前我读了一些有关深圳和上海股票交易情况的一些文章,对股票交易总算知点皮毛。在这里我要引用我认可的两句话:
  第一,你的能力永远也无法超越你的经历。
  因此要能够从自已的错误中学习,更要害的是要能够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而我发现从别人的错误中学习,最好的办法是做大量的阅读。
  第二,你的致富程度等于你的思考能力。
  一个不懂思考的人,就算侥幸致富,最终也会归于失败。
 

 2、第一个错误
  前面已经说过,92年原始股上市的时候,我就已经有了20万,当时,我不认为股票有这么好炒(其实我是对的,因为那时,我的能力还不足),假如贸然行事有可能全军覆没,加之当时就是好一点的家庭也不过3万元存款,因此多少有点小富即安的想法,于是我全部买了20万渝高的法人股。手里面剩了4000元左右,于是转战一级半和内部股市场,赚钱似乎是转而易举的,买了重庆万里的认股证后,发行价应该在4元吧,上市价格16元,一年后又买了重庆三峡的内部职工股2.5元一股,上市价格8元。印像当中92-95年应该是熊市吧,但我的资产竞变成了40万元。其中渝高法人股除了分得1.8万元红利外,基本上没有增长。而另外少量的资金竞然又增长了10倍。于是在投资三年之后,我原价转让了渝高法人股。这个结果让我非常后悔,另我不由自主的去设想假如……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幸亏我知道得还不算太晚,那就是找到能使你致富所擅长的,然后停止寻找。
  3、较为成功的案例
  95年我购入重庆实业3.3万股,均价2.2元,卖出价19.6元,购入重百1万股,均价4元,卖出价9元。共获取利润超过60万元(另一篇文章中已有分析)。
  另外值得记忆的几个事情是,一天晚上我通霄扑克大战之后赢了约4000元钱(现在我已戒赌了,虽然赢的时候比较多,尤其是在扑克牌上,但考虑到输家的痛苦和为此付出的时间、精力确有不值)。按惯例是预备请假补睡觉了(当时从事的银行信贷工作,请假是非常轻易的),不料我的主管非得要我当天去帮他买重百内部股(也是根据我的推荐),但到了市场后我意外的发现大家在讨论明天中国嘉陵(属于历史遗留问题股)就要上市了,总盘子6000万股,我分析,由于其1.2万职工人均持股约5000股,总有些人受不了财富的巨大增值,肯定急于变现,而该股由于业绩好,在当时的情况下上市价开盘价无论如何也在20元以上。在简单的考虑了不到1分钟后,我立即打车回证券公司在接近收市的时候取出了全部帐上的24万元现金,由于怕不安全,我还叫上了一个家住嘉陵厂的同事,名义上送他回家,其实是找一个保镖。比我分析得还好的是,由于中国嘉陵有很多双职工家庭,甚至还有一家7、8口人全部在嘉陵公司上班的,所以他们急于变现的心情是非常涌跃的,当时有证券公司在那以每股16元收购,我立马提出16.1元的收购价格,最多5秒钟我的面前就排起了小小的长龙,其中有两夫妻共有1万股,原计划只卖5000股,扭头一见,愿意变现的“聪明人”这么多,立马要求全部卖给我。我认真且极力的劝说他们,留5000股吧,明天完全可能赚得更多,在后面排队的人的骂声中,他们才非常不甘心的看着后面的人将股票卖给我了。我带的钱只能买15000股,而且带的全部现金直接存入工行双碑储蓄所,所以整个交易只花了一刻钟的时间,身后丢下了一大群恋恋不舍的人,我直接打车回家了,路上我都在想,除非邓爷爷身体出问题(这是一个只有当时的股民才了解的问题),否则钱赚定了。回家胡乱吃了点晚饭,就直接睡到了天亮。
  中国嘉陵一开盘价格就高达24元,我立马全部卖出了,虽然随后又涨到26元,但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满的,随后我到母亲的办公室,故意轻描淡写的说了一句:“妈,我今天赚了5万元钱(其实赚了近12万)”。我希望母亲会兴奋,随后我扭头就走,但是,母亲从背后一把抱住我,有些激动的说道:“我儿好能干呀!”
  其实终其一生,我都始终被这个场景所感动着。
  硬要破坏文章的联贯性去总结点什么的话,那就是人的能力发展基本上要经历以下四个阶段,①、无意识无能力阶段,②、有意识无能力阶段,③、无意识有能力阶段、④、有意识有能力阶段”,可能当时自已正巧处于“无意识有能力”阶段吧。
  不过作为一个好的投资者,终其一生都应当努力追求,从而达到“有意识有能力”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投资者,能够清楚的明白自己所擅长的,也能清楚的明白自己所不擅长的,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和擅长的投资方法上有所作为,清楚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之所在。
  至关重要的是要明白“工作永远是写在成功的前面”,从事股票投资以来,最大的神话就是只要把握基本的方法或原则,任何人投资股市都会成功,其实投资也是一种技能,不经过大量的练习,不肯持续时日的在时间和精力上有大量的付出,你是不会成功的。
  你肯相信吗?作为一个初学者我能在体操上超过李宁,在跳水上超过田亮,答案当然是不可能。但在股市上就有这样的神话,非凡在牛市的时期喧嚣尘上,如某某老太婆如何轻轻松松赚了多少钱,然后在熊市的时期掩息戚鼓。
  在这里我并不是反对投资股市,我只是在对如何轻松赚钱上怀着本质的怀疑态度,投资同你所从事的任何工作一样,要达到好的效果,仍是需要艰苦劳作过程。
  同样我也没有推荐你盲目购买所谓专家操作的投资基金的意图,因为就算是识别专家和好的投资基金也同样需要艰苦的劳动,也需要好的技巧。
  不需要拿给我父母看,我也知道这段话一定是我父母最喜欢的,非凡是“工作永远是写在成功的前面”这一个投资原则,虽然其实它本身就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97年重庆采取全额预缴款即存单式方式发行合成制药,存单锁定期3个月,当时比较流行的操作方法是公布中签率后,然后将未中签部分存单折价变卖给当地或外地金融机构(当时俗称跳单,其实相当于存单贴现)。由于此前好几处发行的获利都比较丰厚,各路资金都在疯狂的扑单,最近一期的陕西金花发行时,机构投资者遭到了重创,不仅中签率奇低,似乎是万分之二吧,而且由于资金太多,银行根本无法全部贴现。而且就算是让其贴现,其贴现损失也是相当惊人的,据当时的一篇文章计算,其贴现后购股成本将高达每股200元以上。所以机构投资者不仅资金陷在了西安,而且对这种股票发行方式的参与积极性也大大降低。
  存单发行期为一周,所有在银行上班或路过银行的人都会发现,除了第一天来存款的人气还不错以外,以后存款的人都相当有限,再加上机构资金在西安套牢,所有的迹象都似乎预示着一个好机会。
  机会也随之而来了,有人来问这次他可不可以借点钱存进去,从而提高中签率。最终的方法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在存款截止日前,拿出200万付给负责存款的单位,而后负责存款的单位以自己的名义存1000万元。为什么要先拿200万给负责存款的单位呢?因为该单位并不担心自己名义下的银行存款,它唯一只担心的是,万一中签后我们不购入股票,而导致它出现亏损。而这恰恰是我们不担心。考虑到上一次发行仅万分之二的中签率,但是这次存款单位却要求预缴20%中签率的资金,整整提高了1000倍。
  最终的中签率达到9.27%,意味着我有近47万元变成了发现价为5.7元的股票,上市开盘价为11.8元,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到了14元,扣除相对微不足道一点贴现息后,净利润轻易的达到了70万元。
  记下这段交易的原因是,这是我第一次利用资金杠杆(假如不算借钱买原始股的话),而且也符合我之前提到的一个原则,投资要害在于你对的程度,在你对你的投资有把握的时候要敢于做一头莽撞的猪,尽最大的可能把握住机会。假如不利用杠杆的话,我的总利润就不会是70万元,而只有14万而已。
  但是在此之前,我在利用资金杠杆上都是非常谨慎甚至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我在大户室看到太多的大户把股票盈利寄托在了不切实际的期望上(如买×万股,赚上50%或多少就卖出),而且又对自己极不负责的扩大了杠杆规模,从而最大限度的扩大了亏损,很多人不仅离开了大户室,还另外欠了一屁股债。
  以后我又亲自辗转涪陵、兰州收益率都差强人意,而且由于不接受转帐因此需要非常辛劳的携带现金,印象最深的是到兰州去申购亚盛集团,我带了300万现金(其中有部分是别人的钱),整整两大皮箱,估计有200斤吧。又不可能托运,只好凭蛮力直接拎到飞机上去了,不仅沉重还一路提心吊胆的,由于未中签资金系即时返还,虽然极为不便,但最终中签率也只有1.9%,而且新股上市后涨幅仅50%左右,最终的收益似乎只有不到3万元(记不太清楚了)。
  


  二、投资者失败的教训
  在股市上我只经历过两次较大的失败,但都印像深刻。就像一句古话说的一样,“蠢人只能在自己的错误中学到点东西”。我虽然希望自己还不算太笨,但我也应该希望从自己的愚蠢中学会点什么。
  1、迷信专家的下场
  其实我从投资股票开始,我都不相信专家,因此更谈不上迷信了,因为我认为就算所谓专家是正确的,但是他一旦改变主意他也无法第一时间通知你,更何况专家公开发表的猜测准确率往往连50%也达不到。就像一句投资咨询业的行话“假如你必须猜测,那么你就一直猜测”。就连股神巴菲特也对自己的股东说:“我希望能达到每年有一个好的想法,但假如你们催得太紧,那么我就只有每隔两年才能有一个好的想法了”。由此可见,现在那些到处打广告,宣传每周能送或推荐几支好股的人,是如何的不可信。
  虽然有如此不信任专家的信念,在96年的那波牛市中,我仍然被专家漱了一把。因为这个专家不是别人,而是我非常要好的一位朋友(在此我一定要请他原谅我,为了文章的需要,可能我会伤及他本人,但我主要是想说明的是我的过错,而不是他的)。他非常准确的在96年上证跌到500点的时候,大胆的预言股市会冲破1000点,而且事实也正是如此。
  当然在500点的时候,我也高度认同目前是股市的底部,而且将会有一个大的上升,而不是当时主流媒体所预计的还会跌到300点。但是短期内或较长期内具体能涨到多少我是不敢肯定的,反正现在建仓是绝对正确的。
  而他是高度自信的,采用的是我至今无法理解也不想去理解的艾略特波浪理论,他对我的评价是,我只是游在河里或浅水里的小鱼,虽然能凭直觉提前感受到大海的波动,但无法真正驾驭大海的力量。这段话说得太漂亮了,以至于事隔这么多年,我还能基本上背得一字不漏。
  虽然我对自己不理解或无法理解的东西在天性上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你可以想见在这个时候,一个在你身边对自已投资能力高度自信的人,而且这个人又正巧是你朋友的话,可以拥有多大的影响力。
  正巧我必须去干校封闭学习两周,由于当时通讯不便,我便把我的帐户委托给他全权操作,当然走的时候我是满仓的。两周学习结束后,股市指数大涨,我选的股票亦然,但是我的股票帐户却反而亏损了十几万,朋友的人品是没有问题的,他也没有违反我的授权,要害是他把我所有深圳股票全部换成了上海股票,而他选的股票居然无一例外全部下跌。于是我被迫持有我不喜欢的股票,因为当时深强沪弱是如此的明显,因此我不仅形成了亏损,而且错过了赚钱最好的时机,在傻子都能赚钱的时候,你就当一个傻子好了。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吧,虽然当年我并没有亏损,但我的业绩离指数的涨幅总差上了那么一点。
  幸运的是,我果断的对他说:“以后不要向我推荐任何股票。”而且我也搬到了隔壁大户室。事实证实我是正确的,当行情最终以《人民日报》社论结束的时候,他在500点以8万元资金入市(其中3万元借款),虽然股指在涨到1400点后又跌回到800点,但他的股票帐上却仅剩下了500元,亏损率高达95%。还好他只借到了3万元,而且还有预备参与分红的另外两个股东,因此他最终只需承担1万元债务。对于他的债务,虽然我并未参股,但作为朋友我仍觉得义不容辞(比他父母做得好),事隔8年后,他主动买断工龄,并且要求归还这1万元钱,考虑到8年之后已损失了如此之多的购买力,而且他比我更需要这笔钱,因此我婉言谢绝了。
  不过这件事的最大好处是我不再迷信专家了,更主要的是通过进一步观察,我似乎发现了他的主要错误,作为一个聪明人(他无疑是聪明的,在报名3300人,参考近2000人的考试中,他的实际考试总分第一,当然另一个第一名是我,但我有20分的银行专业加分,剔除加分后,我是第三名,而他从来没学过银行专业),在他对市场判定错误的时候,他往往不会认为是自己错了,而是市场错了,于是他会坚持对自己不利的头寸,直到被市场彻底击败。因为聪明人,非凡是一些高智商的人,长久以来很少有失败的时候,因此他们往往把投资上的失败当作是对自身的一种否定,因此他们在心理上,非常不轻易接受失败。
  其实在投资活动中,判定错误是非常正常的,要害是在于你接受失败或亏损的速度。你只把亏损理解成交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行了,在亏的时候尽量少亏一点,在赚的时候尽量多赚一点,总体下来你还是成功的。另外一个交易原则是,作为投资者你必须要能够避免大的亏损。道理很简单,假如你亏损率达到50%,那么在下一次交易中,你必须获得翻倍的利润,才能仅仅不赚不赔。
  2、迷信消息的下场
  在前面我已经写道,从心理上人们都会很轻易的受第一次交易行业的影响,尤其是在盈利的情况下,他们会更认为找到了战胜市场的良方。我的第一次交易由于父亲不在无法利用关系,因此独立自主并且加以思考分析的成份居多,所以长久以来,我并不迷信消息,并对任何没有确切来源的所谓消息总是抱有抵触的态度。
  一次,我不幸的去了父亲办公室(平均恐怕1年去1次),电脑部经理碰巧走了进来(现在想来恐怕还有故意的成份,当然他本人也是出于好心想让我赚点钱)。说道:“总公司×××带了8个亿到上海去扫申能去了(扫货)。”


  仅一句话让我的心不由得狂跳,他走后我不由得问道,消息可不可靠哟。父亲如实回答道他不清楚,然后无意中说道电脑部经理和×××私交不错。
  假如我自己选的话,想破头我也不会买申能的,但是由于消息似乎如此可靠,于是第二天我就重仓买进申能(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算假老鼠仓了),但情况不妙的是申能只是小小的涨了一点点,然后就重重的落到了地下,当天我就亏损了5%,由于投入的资金量较大,收市时已亏损了十几万了。其实,马上割肉还来得及,但最终赌博并相信消息的理由占了上风,我一直未斩仓,眼睁睁的看着亏损一天天扩大,在大半年多的时间里,我竟第一次亏损了40%。
  而且更为气人的是,那段时间我对做短线的感觉非凡好,例如我在开盘后以25元买入的清华同方,盘中最高竟冲到了38元,当然我只有“多余的资金”买入1000股。由于我经常频繁且正确的推荐股票,而且自己的买入量又很小,我们单位的一个同事终于感到了希奇,反而问我为什么对自己如此没有信心。我真是有苦难言。
  终于下决心割肉了,而且基本上是割在了地板上,这就是购买消息股最大的害处,因为你只能作无谓猜测而无法真实的判定。申能最终涨过了我的买价,但我的亏损却是实实在在的,在下一年里我必须获得翻倍的利润,才能获得些许的盈利,当然在下一年里我也基本上确实做到了,但其中教训仍是令人如此的痛心,非凡是当我割完申能后,把我向别人推荐过的超过20支股票全部梳理了一遍之后,惊异的发现只有一支没有上涨,但也只是略亏,购入后当日涨幅在10%以上的(基本上都是选的新股无涨幅限制)竟达10支以上。从而,不计算复利的收益率都是相当惊人的。
  我不由得想起彼得.林奇那一段话:“假如股票要涨的消息是总经理告诉你的,那么你只会亏掉一半,假如不幸是董事长告诉你的,那么你会全部亏完”。
  因此这个教训也不是全无意义,在接下来的熊市中,我听到过更可靠的消息,因为据说是父亲原来供职的公司自己做庄(父亲早早的就退休了),而且这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因此每一个我熟悉的在炒股的人几乎都或多或少的参与了,当然胆子越大的亏得越多,前面提到的电脑部经理仍是我父亲的朋友,但据说他也是亏得最多的一个,他整整亏掉了1000万元,而且大部分亏掉的钱还是以前做其它生意赚的。
  有过一次教训后,对于任何消息,只要同我判定的个股的真实情况相背离,我始终可以做到不为所动。
  三、不成功的转型
  2000年4月份的时候怀着对股市的极大不看好,我离开了这个市场,购入了部分隋性资产(房产,时点把握得比较成功,反正当时渝中区的拍卖房只买成950元\平米,现在恐怕已大大超过2000元了),更主要的部分是我选择了自己从事一个新的事业,至少在当时看来是较新的产业—园林业。我以物超所值的价格买下了两个种满了植物的绿化基地(前后投入和追加投入近300万元),现在想起来,可能只是更多的想满足一下自己的当老板的理想而已,不过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确实太昂贵。让这个昂贵的冒险显得更昂贵的另一个理由是,为了筹集资金,我竞然在4元的价位上卖出了我高度信任的PT渝钛白40万股。我都甚至不愿去想造成的损失,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像个傻瓜一样,逢人便说渝钛白要涨,渝钛白要涨,而且要一直涨到16元(只需要一个尽管不完全符合逻辑的理由,因为PT渝钛白要退市了,而任何一个地方政府领导都不会愿意让它真正的退市,至少不会愿意成为拥有第一家退市公司的政府领导,这在政治上的损害太大了,尤其是政府手里还有大量可替代或置换资源的情况下,一年左右,这都变成了事实,包括16元的价格),但我却像干了一个真正傻瓜都会干的事,我低价卖出了能生金蛋的鹅,却以高价换回了一堆烂苹果。
  因为一直以来,由于我在一级半市场上太成功了(至少在别人眼里),所以理所当然的,都认为我二级市场上操作水平一般,但我一直认为,这只是部分事实,绝不是事实的全部,因为究竟我避开了所有的二级市场熊市,但由于明显存在着一级半市场的低风险高收益机会,我为什么必须要在二级市场上证实自己呢?更何况在牛市中也通过二级市场赚到了足够的钱。但这一次我是高度的自信,我还对家人说,这一次我要在二级市场上赚回比一级半市场多得多的钱,让我的能力得到全面的展示。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去追逐不切实际的梦想。
  更主要的是,由于确实对自己能否正确的经营毫无信心,我并没有放弃在金融系统的工作,有一段时间甚至认真的考虑过在自己的单位中出人投地。2002年后,当我发现辛劳了一圈后,却仍调我去从事原来的工作,我已经决定放弃出人头地的想法了,因为要想出人头地,就必须为五斗米折腰,而我已确信自己不能也不忍心过分的压抑自己,这时总公司有愿向调我去,但此时我去意已决,但当时仍忍不住想,假如大半年前让调我去的话,我恐怕会兴高采烈的。很快的我就辞职了,我投资的园林企业逐渐步入正轨只是一个原因,我发现投资园林的最大好处是,由于树苗不要钱(或者说园林能够自负盈亏,承担了部分成本,而且树总是会长的),我在重庆承接的绿化工程现金流非常可观,有时一个20万的小工程既然可以有15万元的现金回流。
  但这仍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有时我往往忍不住会诧异自己会是一个“农民”。在股市上,我可以把自己想像成一只猎鹰甚或是猎豹,以捕食其它高等级动物生存(决不是朋友评价的浅水里的鱼)。而从事的绿化行业,只会让我感觉到我是一片草地,靠别人提供的养分生活。这一定不是我想要的。
  不过我从事园林或更主要的说是自己办一个企业(准确的说是两个,而且天各一方),却总归是不无益处的,我经常在想,像我这样一个完全不懂治理、完全不懂技术,甚至经常没有去治理的人,居然没有把这两个企业搞垮,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初期园林市场利润率非常高,而且竞争也不激烈,也不能不说是最重要的原因(值得欣慰的是还有点眼光,介入时还不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但现在或不久的将来恐怕会变成一个超竞争的行业)。


  你能告诉一条鱼在陆地上行走的经验吗?对于鱼来说,陆地上的一天,胜过在海里呆的一千年。千真万确,对于没真正自己经营过企业的人来说,自己经营企业的一天,胜过看别人经营一千年。庆幸的是,我还年轻,经营企业初期除了每个星期达县、岳池的长途奔劳以外,我也认真的研究了更多经营甚至是治理的诀窍,因此不能说毫无收获。
  现在我比绝大多数人都更清楚,劣质企业同优质企业的区别,更清楚经营企业可能会碰到的陷井,更清楚治理非凡是提供治理的艰难,什么是好的治理,更清楚或者是更深刻的领会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或超竞争力。因为我就像前文所说的蠢人一样,不断的在自己所犯的错误中艰难的学习着。
  当然现在我可以很清醒的告诉我的园林企业们,只要你们一年不赚钱,第二年我就会毫不犹豫的卖掉你们。正如一段名言所说的:“一个人永远不能仅仅是因为钱的理由而同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结婚,非凡是在当他已经有钱的情况下,那他绝对是个疯子。”这段话也同样适用于一个人不能仅仅是因为钱的原因而去从事一项他并不喜欢的工作,尤其是在他有钱的情况下。但是从事投资却是我的至爱。
  具有讽制的是,虽然从事园林也带来一定的现金流,但收益仍比不上股市,而且还是在我近四年只看不动的情况下,原因是我原来购入的隧道股份转配股在2000年8月大盘2100点的时候,终于上市了,原先的配股价3元,由于配股价便宜,跟当时很多人主动放弃转配股的权利不同,我在95年的时候故意在除权日买了10万股,从而获得了3万股的转配股权利,后来反复的配送(以后的配股价分别为6元和8元我都没有参加,可能失去了让盈利再翻倍的机会),使我的股份达到了7.07万股,再加上股市正处于2100点的高位,因此更卖到了12.6元的高价,基本上又获得了80万的利润。但是这次投资也不是完全仅凭运气,我当时买入隧道股份的理由也是非常充分的,首先法人股转配股已经转给个人持有,而且总量才十几个亿,国家必然会解决的。其次配股价仅3元很低,而隧道股份从事公用事业,业绩应该比较稳定。最后更主要的是隧道股份早在91年应已经发行过转配股,因此一旦转配股开禁,必然隧道股份会先行上市。其实最后一点才是最要害的,目前隧道股份已跌到3元,假如不能在第一批提早上市,则我的大部分利润可能就会没有了。
  不过令人希奇的是,除了短暂的喜悦之外,完全没有欣喜若狂的感觉,当家人都感到希奇时,我还自信的说,是由于赚钱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现在想来,只是由于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单位和园林事业上而冲淡了赚钱的喜悦而已。
  
  四、投资者的春天
  股市似乎是在等待着我的回归,2005年3月后竞一步一步的逼近1000点了,对于1000点我当然有着坚定的信念,不管治理层如何动作,仅凭市场的力量1000点也是牢不可破的,我重新建立了我的证券帐户,而且要到了最优惠的交易条件。证券公司的人居然跑来问我,股市还要啷个跌嘛?
  一句话一下子就跑到了嘴边,我斩钉截铁的回答道:“行情在绝望中产生”。这当然也是现在的事实以及不远的将来的事实。正如“行情在疯狂中灭亡一样”。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同样存在的还有“高点之后还有高点,新低以下还有新低”。股市中并没有永恒的真理,更没有永恒的准则。还是凯恩斯说得好,不论群众是对还是错只要领先群众一步就是盈家。
  回归股市不仅仅是因为目前可以有很好的盈利(到目前为止我已经取得了远远超过市场的回报),更重要的是我发现在这个领域里或者是更广义的投资的领域里,我的能力、工作爱好还有至关重要的赚取利润的机会都能极好的重合在一起,假如可能的话,我将把成为一个好的投资者作为我毕生的事业。
  
  五、总结
  就像我前文所说的一样,一个好的投资者所追求的目标是最终达到“有意识有能力”的阶段,因此我试着分析一下自己的能力所在。
  1、经验
  这可能是我目前拥有的最大财富了,我已经基本经历了中国股市的所有熊市和牛市,而且已经犯过所有大的错误,假如能够汲取教训,保证不再犯的话。
  2、人的本性
  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投资者在本质上必然是真实的追寻者。非常幸运的是,无论从任何角度上看,这至关重要的一点都是符合我的本性的。
  3、识别能力
  我有过从事银行信贷审核的经历(谈不上多少经验),而且最要害的是自己经营企业的经验,我还是固执的认为自己经营企业的一天,胜过呆在海里的一千年,经营企业的优势,虽然成本太高,但同其它人比较起来,仍不失为一个真正的优势。
  4、市场感觉
  这可能是一直以来我的强项,假如浅水里的鱼才能感觉到大海的波浪的话,那我宁愿呆在浅水里,假如要必须飞上青天,才能看到远处的风险话,我也愿意飞上青天。但无论我们愿意与否,经常我们在复制过去成功经历的同时,由于过分的自信,会事与愿违的反而导致失败,不过我会倍加小心。
  4、技巧
  技巧和经验是密不可分,因为没有经过实战检验的技巧,不能称其为真正的技巧。正如“你很难教会新狗老把式”一样。投资技巧也需要经验的积累,今后我可能还会从事商品期货或其它领域的投资,但在没有把握到真正的技巧之前,我不会拿别人的钱去冒险。因为最基本的投资技巧只有两条,第一就是不要失败,第二是牢记第一条。
  5、纪律
  这条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了,正如我前文所说的一样,不管你从事任何行业“工作是永远写在成功的前面”。为了增强操作的纪律性,我改进了一些方法,除了要求天天必须工作10小时以及作大量的阅读以外,我还自制了表格,把所有的投资想法表格化,从而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在目前的实战中,效果还比较理想,目前困扰我的主要问题反而是主意多过金钱。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正处于巴菲特所描述的状态:我就象一个好色的小伙子被放逐到女儿国一样,我发现了太多可以买的东西。
  
  好了,以上内容假如能认真看完的人,恐怕也累得不行了,反正我是选择了投资这个行业作为我的事业,在事业前期我会承担所有的风险,同时争取回理的回报,假如可以成功的话,也许我会试着在市场认可的条件下,进行合理的改革。
  截止目前,我还不知道是“聪明枯竭而巧言生焉”,还是我真的拿着了阿里巴巴的金钥匙,可以为我自己和替别人顺利的打开通向财富的大门。不过千真万确的一句话却是,有人告诉我说钱能生钱,事实却是钱难生钱,但有时候人确实能生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