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外汇入门>

美国期货市场结算体系浅析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12-17 点击次数:


一、美国期货市场结算体系的架构及结算所的形式
  
  美国期货市场上,每家交易所内有交易会员,同时,每家结算所有其结算会员。交易所的交易会员不一定就是结算会员,非结算会员要通过结算会员来进行结算。
  美国有14家交易所,多属私有。其中10家交易所采用附属的结算所来处理结算事宜,其结算制度各不相同,而每家结算所只负责相对应的交易所的结算业务。这样,在美国的期货市场上,就形成了多家交易所与多家结算所同时运行的局面。
  即便结算所是独立法人,对于经纪公司而言,面对的仍然是多个结算单位,这与我们国内的情况实际是相似的。非结算会员可以通过结算会员来获得结算数据,而CBOT的结算会员不一定是COMEX的结算会员。这样,就形成了美国期货市场上结算体系比较复杂的局面。在这一点上而言,美国期货市场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算体系,对经纪公司来讲,与内置于交易所的结算部门在某些方面其效果是相同的。而在结算会员与非结算会员的区别上,其格局比我们国内的层次要多些。
  下面,我们就美国期货市场结算体系,来阐述有关市场效率、成本、资金安全、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观点。
  
  二、美国结算体系的效率
  
  首先,就结算体系的层次来讲,其要经过交易所与结算所、结算所与结算会员、结算会员与非结算会员或者客户、非结算会员与客户等。很多国家的结算体系都要经过这几个层次。假如经纪公司只面对一家交易所,那么就其效率而言是没什么问题的。但假如一家经纪公司的客户在几家交易所都有交易,经纪公司就要成为其他几家结算所的结算会员或者非结算会员。经纪公司要将几家结算所的数据进行综合,才能把握某一客户的交易和资金情况。在这一点上,国内的经纪公司也有同样的问题。国内的公司在这方面,效率低下的感觉很明显。我们向国外同行提出这个问题时,他们倒并不认为这种多层次所造成的效率损失有多大。由于美国先进的信息技术的有力保障,系统速度非常快,他们认为这种效率的损失几乎是可以忽略的。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在一些意外情况下,某一结算所的系统故障会影响整个经纪公司的结算业务。
  非结算会员要通过结算会员来取得数据,也可有多种形式。同样是基于强大的电子化技术,系统运行非常快,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结算内容。
  以上是从结算的技术系统来讲。其实,对美国的经纪公司来讲,结算制度的不统一,使其损失的效率更多一些。每家结算所的结算制度并不相同,这与交易所品种的特点有关。但集中到经纪公司这一层次时,就显出麻烦来了。经纪公司要根据不同结算所的不同制度进行各种数据的设置,再进行综合。而一家结算所的某一项制度的调整,就可能引起经纪公司改动自己的多项设置,这给经纪公司带来了很多不便。
  再从资金的使用效率上来说。经纪公司要根据客户的做单情况,将资金在各交易所之间进行调配。虽然在美国的银行和信用体系下,资金的调拨很迅速,阻碍并不明显,但很显然,这种资金的占用影响资金的流动性,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增加了资金的成本,也有可能造成资金风险。在美国市场上,经纪公司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可以动用客户保证金进行资本运作,而且,这种方式已经成为很多经纪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美国的经纪公司非常重视资金运作,强调资金使用率。分散结算的体系明显对资金的高效使用是有阻碍的。尤其在国内,我们的银行和信用体系比美国存在着更多的障碍,资金使用率不高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虽然国内要求客户保证金的专款专用,但不同交易所之间的大规模的资金调拨也会增加经纪公司的资金风险。
  对于市场效率来讲,美国市场分散的结算体系使合约缺乏互通性,造成交易品种被交易所垄断而失去流动性。
  美国每家结算所都指定多家银行作为结算行,经纪公司、客户都有自己的开户行。同样的,也存在跨行之间的汇兑。但可能是因为美国银行之间的结算比较便利,美国经纪公司在有关跨行汇兑的效率情况,他们并不认为有什么问题。
  
  三、美国结算体系的成本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地来讲,应该有严谨的数据来进行衡量。只从感性的熟悉来讲,相对独立的结算所并不会增加会员的交易成本。在美国,交易成本分为交易手续费、清算费用和交纳的违约资金。
  但是,美国很多经纪公司的从业者认为,期货市场上这种分散的结算体系,会增加经纪公司的资金成本。美国的情况与我国期货市场不同,大部分经纪公司的主要收入来自资本运作,而并非佣金。虽然银行与经纪公司和结算所之间的资金划拨通道很畅通,但经纪公司仍然要有很大一部分资金沉淀在各结算所,造成资金成本的提高。
  
  四、美国结算体系的风险控制
  
  结算所独立于交易所,交易所便不对会员承担风险控制责任。在美国期货市场,风险控制是由结算所及会员承担的。结算所只为结算会员提供数据,并不结算到会员下的客户;同样,结算所也只控制结算会员的风险,并不负责控制结算会员下的客户。非结算会员的结算数据由结算会员提供。非结算会员在结算会员公司开设的结算账户,一般情况下有两种:综合结算账户和完全委托结算账户。综合结算账户形式是指结算会员将非结算会员只看作是一个客户,不再对非结算会员下的客户进行结算,也不负责控制非结算会员下客户的风险,而只有责任控制非结算会员整体的风险。这种形式与国内的二级代理的结算相似。非结算会员从结算会员那里取得数据后,再自行进行自己客户的结算业务。完全委托结算账户是指非结算会员将自己客户的结算业务完全交给结算会员,结算会员对非结算会员的客户结算,并负责其客户的风险控制。
  美国期货市场这种纵向的多层次结算体系,虽然可能浪费效率,但对于控制风险是有好处的。多层次的结算,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结算主体上,各层次的结算主体侧重不同的治理对象,这种形式有利于补充各自的缺陷,有利于风险的化解。
  结算所自身的风险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技术系统风险。主要指由于结算所结算系统的故障,不能及时为会员提供结算数据。在1987年,COMEX交易量曾经创下新高,但结算所却连续三天未能有效地清算交易,为此,COMEX结算所几乎倒闭。
  二是结算所对结算会员的资金风险失控。但这种情况几乎不可能发生,国外同行认为这种情况只存在理论上的可能性。目前,各结算所均开发了实时的风险分析系统,通过组合方式的电脑模拟模型来控制每一结算会员的财务风险,如CME和BOTCC分别通过各自的AMRS系统和SAFE系统来计算不同市场状态下各会员的可能损益。
  经纪公司在美国这种分散结算的体制下,面对的风险就要复杂得多。其一是资金风险。资金在不同结算所之间划拨,以满足客户的交易需求。同时,经纪公司要有自身的投资活动,也要求资金流动起来。如何高效运用资金与如何保证客户交易需求是有冲突的。会不会由于资金调配的失当而损失利益?我们国内也存在这种局面,财务人员曾经为资金调配而在多家交易所之间“飞来飞去”。有些公司曾经发生过因没能及时在一家交易所追加资金而被强行平仓的事。这些都不是因为资金不够,而是因为交易所之间调配不及时或通道障碍。当然,现在银行方面提供的环境要好得多,财务人员不用再飞到各交易所。而美国的信用环境比国内更宽松便利。但分散的结算体系带来的资金风险还是存在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分散结算体系使经纪公司可能面临的另一个风险,是由跨结算所的结算低效率带来的。由于跨结算所结算业务的不便利,在一些情况下会影响正常经纪公司与客户和银行之间的及时沟通,延迟交易流程的运作过程,从而给经纪公司控制客户风险带来麻烦。
  分散的结算体系还会使经纪公司面临客户资信状况的风险。美国期货市场吸引着很多大的资金,他们参与多种品种的交易,成为多家经纪公司的客户。虽然美国期货市场上大户报告制度也很具体,但依然无法让一家经纪公司了解其客户在其他经纪公司的资信状况。尽管美国社会强调商业道德,强调信誉,但参与期货交易的投资者是来自世界各地的,经纪公司就面对着各种类型的客户。作为经纪公司,总是希望能知道自己的客户在整个期货市场上的资信如何。但在分散的结算体系下,这个愿望无法实现,这又是经纪公司一个潜在的风险源。
  再来说结算制度。不统一的结算制度使经纪公司在执行控制客户风险的时候要顾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均衡各结算所之间的风险程度再来做出决定,这也影响了控制风险的效率。当然,美国衍生品市场上交易品种太多了,各交易所都要发展自己的龙头品种,形成自己较鲜明的特色,产生自然垄断的效果,要谈统一的结算制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这确实让期货公司头疼,那么多不同的结算制度,又有谁能保证不出错?风险的敞口也就显现出来了。
  
  五、美国结算体系的资金安全性
  
  阐述这个问题要先谈一下美国的银行对期货的参与程度。美国并没有限制银行进入期货市场,很多家银行把期货市场作为资本运作的一个渠道。银行对期货的参与显然增加了期货市场上资金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一方面,银行参与期货市场,熟悉期货市场的运作,积极加入到期货交易各环节中,尤其是与结算所和经纪公司建立起相互合作的关系,可以保证资金流动的通畅。在分散的结算系统和制度下,假如没有资金通道的畅通,就会大大增加资金的风险,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提高资金成本。因此,期货市场与银行的密切合作可以降低在分散结算体系下的资金风险,将资金的安全升级,从而稳定衍生品种市场。另一方面,在美国,基于资信状况,银行经常会提供给经纪公司一定的信贷额度,与经纪公司形成一种制约和监督,对于保证资金的安全与流动都是有利的。
  其实,美国经纪公司很久以来都有建立共同清算体系的愿望,但由于很多利益冲突及期货品种的特点,却一直没有达成。随着期货市场交易量的增加和《商品期货现代化法案》的通过,建立统一的清算体制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期货市场分散结算的体制使交易所产生了垄断效应,越来越不适应规模经济的要求。他们希望可以建立起一个高效、安全、稳定、有利于竞争的共同清算的体制,将监管机构、交易所、清算机构、交易参与者、银行等合理地沟通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