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转运背后的救护车乱象:800公里收2.8万,卫健委紧急介入!

时间:2025-06-18 09:19来源:网络作者:www.roola.cn

导读:

一场跨省转院,让江西新余的唐先生陷入震惊与愤怒。2025年4月8日深夜,因孩子病情危重,他听从江西省某儿童医院医生建议紧急转往上海。一小时后,一辆救护车抵达,司机直接报价:800公里路程转运费2.8万元。在唐先生的母亲询问“能否便宜点”却未获回应后,因孩子戴着呼吸机、ECMO等设备且需连夜转运,病情危急下,他分两次向两名司机个人微信转账支付了全款。整个过程中,司机未提供任何收费明细或发票。

事后唐先生才得知,这辆救护车并非医院正规车辆,而是属于南昌某医院有限公司——一家曾多次被医疗保障局行政处罚的民营医院。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据南昌紧急救援中心透露,按明文规定,类似从南昌至上海的长途救护转运,合理费用应在1.1万元左右。这意味着他支付的金额超出正常标准一倍还多。目前江西省卫健委已介入核实该事件。

01 救护车收费,到底有没有标准?

救护车收费并非无章可循,但其标准之复杂远超普通公众想象。

从各地政策看,收费结构通常包含多个层级:

基础收费框架

市内急救普遍包含“起步价+里程”模式。如部分地区规定:10公里内基础费20元,超出后每公里加收2元;担架服务费另收20元;若无电梯需上楼搬运,每层加收3元。北京则按车型分级收费,奔驰等高档车每公里5元,国产车仅2元。

长途跨省转运机制

此类服务定价浮动更大。非急救型长途转运普遍在5-10元/公里区间;佛山某公司明确按里程阶梯收费:500公里以上5元/公里,300-100公里则升至8-12元/公里。若涉及重症监护(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需加收30%费用;夜间及节假日服务额外上浮20%。

附加项目清单

除运费外,常见增项包括:

- 医护出诊费(副高职称以上40元/人次)

- 设备使用费(如ECMO开机费高昂)

- 特殊耗材费(颈托、支具等170元/次)

- 跨省通行备案费

然而,这些标准在现实中常因“估算里程”“车型模糊”“空驶计费”等争议点引发纠纷。例如北京规定救护车按“往返全程”收费,即从出发点到患者、送医后返回站点的总里程均计入费用。但返程距离多为估算,且同一路段可能被不同患者重复付费。

02 民营救护车,灰色地带滋生的天价陷阱

唐先生的遭遇暴露了民营救护车市场长期存在的监管盲区。

其核心问题集中在三方面:

资质与定价不透明

涉事的南昌某医院有限公司虽称“正规机构”,但面对记者追问时,法人代表先是否认知情,后直接挂断电话。该公司历史上多次因违规受罚,却仍参与高危病患转运。更关键的是,司机要求费用转入个人账户且拒开发票,完全规避了财务监管。

医院角色暧昧引发信任危机

江西省某儿童医院医生主动帮联系救护车,却未告知其为民营车辆,也未提前说明费用依据。院方事后辩称“无关联”,但患者全程误认为使用的是医院救护车。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家属在紧急状态下丧失选择权。

设备与服务成本的不当转嫁

部分辩护声音称“ECMO转运本应昂贵”,但唐先生明确表示:转运设备实为江西省某儿童医院提供,救护车仅承担运输功能。若属实,2.8万元收费显然缺乏合理成本支撑。相较之下,正规跨省转运ECMO设备加收费用通常为1-1.5元/公里,总计不应出现数万元差价。

江西卫健委的核查只是第一步。要从根源终结“天价救护车”,亟需全国统一计价规范:强制安装计价器、公示里程与设备加价上限、禁止医院推荐未备案民营机构。毕竟生命无价,但救命的价格,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

监管的力度,就是生命的温度。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如来助孕

Copyright © 2002-2026 如来凡尘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